平遥清虚观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,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,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。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(公元657年),原名“太平观”,坐北向南,前后三进院落,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牌楼、龙虎殿、纯阳宫、三清殿、玉皇阁等建筑。明清各代均有规模较大的补筑、修葺。原貌宏伟壮观,清代时为该县“十二景”之一。可谓将元代雄健的大木作和清代精美的小装修完美结合。
作为平遥首屈一指的道观,清虚观除了有皇帝测字问江山的逸闻,还是元代全真教掌教清和真人尹志平修行的地方。本期《山西青年报》带你走进平遥清虚观,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不同的艺术风格。
“悬梁吊柱法”承托平梁角梁
清虚观山门外有一座牌楼,上书“清虚仙迹”四个大字。 龙虎殿是清虚观的山门,面阔五间,进深四椽,修建于元代初年。该殿的柱子排列规整,柱头收分明显,倾角显著,柱头带卷刹,柱子用料硕大,给人以宏大厚重的感觉。屋檐斗拱四铺作,补间一朵,结构粗大,造型美观。梁架四椽栿,梁架四角置抹角梁于第二层井口枋上,以“悬梁吊柱法”承托平梁与老角梁后尾,这一地方建筑手法引起了许多人的驻足深思,既省料又扩大了室内空间,同时体现了元代建筑风格中的灵活多变、大胆创新。 屋顶是歇山顶,也叫“九脊顶”,正脊与垂脊交界处的 “吻兽”,既能起连接作用,又可装饰屋顶,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——“兴水灭火”。 屋顶采用琉璃瓦与灰瓦相间的手法,看起来清丽不俗,既增加了色彩变化,又突出了建筑物金碧辉煌、庄严大方的艺术效果;屋檐处的瓦当、滴水,不禁使人联想到雨天“雨滴台阶下,人在屋中憩”的美学意境;屋檐出檐深远,影响室内采光,因而飞起屋顶四角,斯翼如飞的样子,使沉重的屋顶显得更加生动有力、飘逸轻盈。
檐下塑着两尊具有元代风格的彩塑——东青龙、西白虎,是道教中的守护神。他们通高5米,面部圆润,剑眉怒目,鼻翼扩张,手握兵器,大块的体量和舒展的架势表现了他们魁梧刚健的气魄、气吞山河的气概,与周身飘舞的彩带互相衬托、对比,更体现出武士的英气内敛,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、生命力,仿佛站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冰冷的塑像,而是活生生、有血肉的门神武士。
纯阳宫道教文化体系见证
纯阳宫是中院的主建筑,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。纯阳宫建在高高的月台上,面宽三间,六檩卷棚式,悬山顶,前有抱厦,斗拱五踩,双昂,补间一攒,屋面饰有彩绘图案,色彩华丽。整个建筑风格小巧轻盈,又有几分柔性之美。 纯阳宫内设有神龛,金形泥质、道骨仙风的吕神端坐神龛内。由于吕祖高高在上,人们必须仰视才可观其貌,体现了人们对吕洞宾的敬仰之情。千百年来,这里的香火一直绵延不绝,尤其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四,吕仙诞辰,更是香客如云。纯阳宫外的楹联“一元道气远超天地外,三十功名常伴梦幻中”,将道教追求的祥和超然一语道破,清代石狮、道符,端立宫外,镇宅避邪。
整座宫殿是清虚观的主体建筑之一,也是道教文化体系的见证之一,更是研究道教文化的实例所在。
透灵碑研究蒙古文化实物
纯阳宫的后面便是清虚观的正殿——三清殿,殿里供奉着道教的三位最高宗神——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。 三清神像周围原供奉着二十八星宿,后被毁坏,现供奉着从平遥境内各道观收集而来的二十多尊木雕像。这些木雕像采用圆雕立体的手法雕刻而成,属于道教体裁,为宋元风格,其作品面部表情生动、传神、细腻,是一种比较接近世俗、人情味较浓的造型艺术。 三清殿内竖立有一通透灵神碑,原叫“蒙汉碑”,为元代作品,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这块碑的珍贵之处在于,碑的正背两面都刻有文字、记录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,正面文字是用蒙古国初期沿用的八思巴文记录;背面是用汉文楷书对此碑正面记录的翻译,故称“蒙汉碑”。八思巴文是元代的官方文字,但由于难懂、难识和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原因,只使用了几十年就随着元朝的覆灭而消亡,成为一种“死文字”。
此碑质地多玛瑙石沉积而成,表面光滑透亮,触摸凉爽,俗称“透灵碑”。据专家考证,留存于世的八思巴文和汉文对照的文献、碑石,在全国寥寥无几,是研究蒙古历史文化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升级为博物馆藏稀世珍品
如今,清虚观已建为平遥县博物馆,馆内展品丰富,有隋唐时代的佛头、罗汉头;明清时代的大型石屏;北魏时期的造像碑;有唐代铁铸佛头、宋代坐佛、金元时期的毗卢佛;明清时代的寺庙供器等。 水陆画是平遥县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之一,属明末清初作品,是研究、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实物资料,也是供游人观赏的文化瑰宝。 现珍藏在平遥县博物馆的 “纱阁戏人”,出自清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平遥“六合斋”纸扎铺民间艺人许立廷之手。目前展出的“纱阁戏人”共28阁 ,内容广泛,有神话故事、宫廷历史、民间生活、侠义传说等。形式有文戏、武戏、短打戏,阁阁不同;角色有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,行当俱全。这些“纱阁戏人”个个身材俊美,脸谱逗人,唱念做打栩栩如生,真是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喜怒哀乐充满舞台,叫人看得入迷 。一件纸扎艺术品如此赏心悦目,说它是“中华一绝”当之无愧。 平遥县博物馆内的件件藏品穿越古今,诉说着这座历史道观的不凡之处。(本报记者 卢亚)
上一篇: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